涂银天幕 / 遮阳棚:
选 UPF50+、涂层均匀的涂银材质(避免 PVC 涂层,闷热不透气),面积建议 5-8㎡(2-4 人使用),搭配防风绳和地钉,可搭建离地 1.5 米的通风凉棚。
✅ 技巧:天幕四角用登山杖撑起,形成 “人” 字形,底部留空促进空气对流。
防晒帐篷:
优先选轻量化铝杆帐篷,外帐带涂银涂层(反射率≥80%),顶部设计通风天窗(如 “双开门 + 顶窗” 结构),避免黑胶涂层(透气性差)。
推荐型号:迪卡侬 Quechua Arpenaz 2XL(涂银外帐 + 双通风口)、Naturehike 云途 2(轻量化 + 顶部透气网纱)。
便携式风扇:
选可充电、带挂绳的涡轮风扇(风量≥3m³/min),搭配太阳能充电板(如 Goal Zero Flip 24),避免电池款(续航不足)。
✅ 用法:挂在帐篷内帐顶部,或用支架固定在天幕下,配合湿毛巾使用(风吹过可降温 5-8℃)。
冰感毛巾 / 降温马甲:
选含冰凉纤维(如 Coolcore 材质)的毛巾,浸水后甩干即可降温,搭配透气马甲(内置冰袋夹层),适合徒步时使用。
20L 以上储水桶:
选食品级 PE 材质(如骆驼户外储水桶),带龙头设计方便取水,避免透明桶(易滋生藻类),可包裹铝箔隔热膜防晒。
便携水袋 + 滤水器:
3L 水袋(如 CamelBak Antidote)搭配 LifeStraw Peak 滤水器(过滤精度 0.2μm),便于徒步时直接取用自然水源,避免生饮腹泻。
车载冰箱 / 冰桶:
预算充足可选 12V 车载冰箱(如英得尔 T20,-18℃制冷),短途露营可用 50L 以上保温箱(选 PU 发泡层≥5cm 的,如 YETI Tundra 45),搭配蓝冰(比普通冰袋保温久 2 倍)。
✅ 技巧:保温箱内用铝箔分隔层,生熟食物分开存放,顶部铺报纸吸湿。
透气睡袋 / 凉席:
高温环境选 5℃以上温标睡袋(如凯乐石 Summer 100),或直接用冰丝凉席铺在睡垫上,搭配可水洗棉睡袋内胆(吸湿排汗)。
隔热防潮垫:
选 R 值≥2 的铝膜防潮垫(如 Therm-a-Rest NeoAir Xlite),铝膜面朝上反射地面热量,搭配充气睡垫(空气层隔热)。
纱网内帐 + 门帘:
优先选内外帐分离设计的帐篷,夜间只搭内帐(纱网材质),外帐作为防晒层单独撑起,形成 “双层隔热”;门帘可卷起用防风绳固定,增加进风量。
UPF50 + 户外服饰:
选聚酯纤维 + 氨纶材质(如哥伦比亚 Omni-Shade 系列),长袖长裤(袖口、脚踝带收口设计),避免棉质衣物(湿后吸热)。
宽檐帽 + 面巾:
选帽檐≥7cm 的防晒帽(如 Coolibar UPF50 + 遮阳帽),搭配冰感面巾(覆盖颈部和面部,防晒同时降温)。
必备药品:藿香正气水、十滴水、口服补液盐(防电解质紊乱)、清凉油(涂抹太阳穴降温);
物理降温工具:退热贴、冰袋(可重复使用的硅胶冰袋)、医用酒精棉球(擦拭腋下、腹股沟等大血管处)。
装备 | 推荐款 | 使用场景 |
---|---|---|
太阳能露营灯 | Goal Zero Lighthouse 600(充电 + 风扇) | 夜间照明同时提供微风,节省电池电量 |
可降解冰袋 | 一次性生物冰袋(如 Relaxdays) | 临时冰镇饮料,用完可自然降解 |
铝箔隔热袋 | 外卖保温袋(DIY 改造成食物保鲜袋) | 短途运输生鲜,搭配冰袋可保温 8 小时 |
折叠水桶 | 10L 硅胶折叠桶(带提手) | 接溪水擦身降温,收纳体积小 |
❌ 拒绝黑胶帐篷:黑胶涂层虽防晒,但不透气,帐篷内易形成 “蒸笼效应”,可选涂银 + 网纱组合的帐篷。
❌ 慎用炭火炊具:高温下使用酒精炉或燃气炉更安全,避免炭火增加环境温度,引发火灾风险。
❌ 忽略鞋子透气性:徒步鞋选 GORE-TEX 面料(防水又透气),营地鞋选洞洞鞋(如 Crocs,方便水洗降温)。
苏公网安备 32050602011479号